長者專區(qū)
《雅安市教育領域市與縣(區(qū))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政策解讀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經開區(qū)管委會,市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雅安市教育領域市與縣(區(qū))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5月20日
雅安市教育領域市與縣(區(qū))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教育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川辦發(fā)〔2020〕6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關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形成系統完整,、科學規(guī)范、運轉高效的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模式,,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qū)域均衡的市和縣(區(qū))財政關系,。
二,、主要內容
(一) 義務教育方面
義務教育總體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按具體事項細化,,其中:涉及學校日常運轉,、校舍安全,、學生學習生活等經常性事項,所需經費一般根據國家基礎標準,,明確中央與省,、市、縣(區(qū))財政分類負擔比例,,中央,、省、市級財政承擔的部分通過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安排,;涉及階段性任務和專項性工作的事項,,所需經費由市、縣(區(qū))財政統籌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統籌支持,。
公用經費保障。生均公用經費執(zhí)行國家基準定額標準,,所需經費由中央和省按照80∶20比例分擔,。小規(guī)模學校、寄宿制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公用經費補助所需經費,,按照生均公用經費國家基準定額分擔規(guī)定執(zhí)行。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按照國家制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基礎標準和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執(zhí)行,,兩區(qū)所需經費由中央、省,、市,、區(qū)財政按50∶20∶15∶15比例分擔;市本級學校由市財政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校舍安全保障,。農村公辦學校校舍安全保障:農村公辦學校校舍單位面積補助測算標準按照國家基礎標準執(zhí)行,,所需經費由中央,、省、市財政按80∶16∶4比例分擔,,兩區(qū)除中央,、省、市補助外自行兜底,;擴權縣所需經費由中央和省級承擔,,除中央,、省補助外自行兜底。城市公辦學校校舍安全保障:市本級城市公辦學校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縣(區(qū))城市公辦學校所需經費由縣(區(qū))財政自行承擔,。今后根據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進程和中央、省部署,,適時研究建立城鄉(xiāng)統一的校舍安全保障機制,。
貧困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膳食補助。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膳食補助按照國家基礎標準執(zhí)行,,扣除中央,、省補助資金后,市和區(qū)財政按50:50比例分擔,;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免費提供教科書,。免費提供國家規(guī)定課程教科書和免費為小學一年級新生提供正版新華字典,,所需經費均由中央財政承擔;免費提供地方課程教科書,,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
免費提供作業(yè)本。兩區(qū)所需經費由省,、市,、區(qū)財政按45∶10∶45比例分擔;市本級學校由市財政承擔扣除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其他經常性事項。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計劃教師(以下簡稱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按照國家基礎標準執(zhí)行,,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特崗教師工資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中央財政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的,高出部分由縣(區(qū))財政自行承擔,。
涉及階段性任務和專項性工作事項,。薄弱環(huán)節(jié)改善與能力提升和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現階段重點改善薄弱學?;巨k學條件和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市本級學校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縣(區(qū))學校由縣(區(qū))財政自行承擔,。國家級教師培訓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省級教師培訓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市級教師培訓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縣(區(qū))級教師培訓所需經費由縣(區(qū))財政自行承擔,。邊遠貧困地區(qū),、民族地區(qū)和革命老區(qū)人才計劃教師選派專項工作補助,按照國家統一補助標準執(zhí)行,,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此外,對鞏固落實城鄉(xiāng)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政策,,中央和省級財政繼續(xù)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對市縣(區(qū))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經費統籌給予支持,,市縣(區(qū))財政按規(guī)定統籌使用相關轉移支付和本級財力確保按時足額發(fā)放。
(二)學生資助方面
學生資助是相對獨立完整的政策體系,,覆蓋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等,,將其總體確認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按照具體事項細化,,其中:用于激勵引導方面的事項所需經費主要由中央財政承擔,,或按照隸屬關系等由中央、省,、市,、縣(區(qū))財政分別承擔;用于困難資助方面的事項,,所需經費一般根據國家基礎標準,,明確中央、省,、市,、縣(區(qū))財政分檔負擔比例。學生資助由中央,、省,、市級財政承擔的部分通過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予以安排。
學前教育幼兒資助,。學前幼兒保教費減免政策,,由省分地區(qū)核定基礎減免標準,所需經費扣除中央獎補后的差額部分,,省級財政按總水平35%給予補助(分市縣核定具體分擔比例),,縣(區(qū))財政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普通高中免學雜費補助,。國家統一實施的普通高中免學雜費補助,,所需經費由中央和省按80:20比例分擔,。應由省承擔部分及省相關政策所需經費,,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資金,按照省分市縣核定的補助標準分擔,,區(qū)屬學校所需經費由中央,、省、市財政按80∶9∶2比例分擔,,不足部分由區(qū)財政補足,;市本級學校由市財政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國家統一實施的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區(qū)屬學校所需經費由中央、省,、區(qū)財政按80∶8∶12比例分擔,;市本級學校由市財政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中等職業(yè)教育免學費,、國家助學金和國家獎學金,。國家統一實施的中等職業(yè)教育免學費補助和國家助學金,區(qū)屬學校所需經費由中央,、省財政按80∶19比例分擔,,區(qū)級財政在統籌中央和省補助的基礎上對區(qū)屬學校按照核定的分學校免學費標準和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全額給予補助;市本級學校由市財政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中央、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實行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獎學金制度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高校國家助學金。本??粕鷩抑鷮W金按國家平均資助標準執(zhí)行,,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按國家資助標準執(zhí)行。市屬高校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市級財政按照80∶20比例分擔,。
高校國家獎學金等資助,。高校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大學生服兵役資助,、退役士兵教育資助,,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資助標準執(zhí)行,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中職和本??平n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特別資助。按照省確定的基礎標準執(zhí)行,。所需經費,,兩區(qū)按照省、市,、區(qū)財政40∶20∶40比例分擔,;擴權縣自行承擔扣除省補助后的不足部分。
高校國家助學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金補助,。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貼息應由我省承擔的部分,,省屬高校由省級財政承擔,市屬高校由市級財政承擔,。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應由我省承擔的部分,,50%按照借款學生就讀高校隸屬關系,省屬高校由省級財政承擔,,市屬高校由市級財政和學生就讀高校按20∶80比例分擔,;另外50%根據借款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由縣(區(qū))財政承擔,。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省屬高校由省級財政承擔,市屬高校由市級財政承擔,。
(三)其他教育方面
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總體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所需財政補助經費主要按照隸屬關系等由中央,、省,、市、縣(區(qū))財政分別承擔,。
上述義務教育,、學生資助等基本公共服務相關具體事項,,國家和省統一制定和調整基礎標準;各縣(區(qū))在確保國家和我省基礎標準全部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如需制定高于國家,、省級基礎標準的地區(qū)標準,應事先按程序報上級備案后執(zhí)行,,高出部分所需經費自行負擔;法律法規(guī)或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各縣(區(qū))按照有關規(guī)定,,結合實際和財力狀況新增的事項,為縣(區(qū))財政事權,,由縣(區(qū))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xù)教育,、民辦教育以及高校、軍隊,、國有企業(yè)所屬學校等,,其管理和財政支持方式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現行體制和政策執(zhí)行,。中央,、省、市級基本建設支出按國家和省,、市級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主要用于中央、省,、市級財政事權或中央,、省、市與縣(區(qū))共同財政事權事項,。
三,、配套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區(qū))、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密切協調配合,根據本方案確定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按規(guī)定做好預算安排,,切實落實支出責任,確保財政教育投入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優(yōu)化支出結構,,著力提高教育領域資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質量,。
(二)明確地方權責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方案精神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本行政區(qū)域內困難地方的資金安排力度。
(三)促進規(guī)范運行
各縣(區(qū)),、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精神,,在全面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抓緊修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快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四)協同推進改革
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與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緊密結合,、協同推進,、良性互動、形成合力,。根據教育改革發(fā)展形勢,,按照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適時健全完善基礎標準,,動態(tài)調整優(yōu)化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為推進教育領域共同事權的財政支出責任與省、市,、縣(區(qū))財力更加協調匹配,,除市委、市政府另有規(guī)定之外,,以后年度凡是市級層面新增,、擴面、提標的教育增支事項,,市級財政對增支部分的分擔比例應與市級財力相適應,。
本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Copyright@2003-2022 yunmq.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科
政府網站標識碼5118000022 川公網安備51180202511865 蜀ICP備130213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