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專區(qū)
當前信息已失效,有效時間截止2023-12-10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川辦發(fā)〔2018〕57號),,進一步加強全市文物安全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經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切實增強文物安全意識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見證,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我市高度重視文物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推動文物安全狀況不斷好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保護文物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當前田野文物盜竊盜掘案件時有發(fā)生,法人違法現(xiàn)象仍然存在,,文物消防安全隱患較多,,文物保護與城鄉(xiāng)建設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協(xié)調,文物流通領域非法交易,、非法收藏,、拍假賣假現(xiàn)象依然存在,文物安全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監(jiān)管缺失,,執(zhí)法機構隊伍較為薄弱,文物安全經費保障有待加強,,全市的文物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市文物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各縣(區(qū)),、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切實增強文物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文物安全保護責任,,嚴密安保措施,嚴防監(jiān)管漏洞,,嚴打文物犯罪,,嚴肅問責追責,堅決筑牢文物安全防線。
二,、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
(一)明確主體責任,。各縣(區(qū))、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履行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完善文物安全責任體系,。要將文物安全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分管負責同志牽頭的文物安全工作協(xié)調機制和相關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機制,,將文物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實施目標管理,,強化源頭治理,,整治重大隱患。各級政府之間,,政府與部門之間,,部門與文物管理使用單位之間,要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逐級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各縣(區(qū))政府應明確本行政區(qū)域內縣級以上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單位,并向社會公布,。
(二)強化監(jiān)管責任,。各縣(區(qū))、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依法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厘清文物安全工作職責,,做到管行業(yè)必須管安全、管業(yè)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文物部門負責指導監(jiān)管文物安全工作,開展安全檢查,,督查文物安全事故,,督辦文物行政責任追究,查處文物違法案件,,協(xié)查文物犯罪案件,。公安部門負責打擊文物犯罪,指導、督促文物和博物館單位開展安全防范和內部治安保衛(wèi)工作,。消防部門負責指導文物和博物館單位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民宗部門負責指導和督促宗教活動場所中文物保護單位的日常管理維護和安全工作。工商部門(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依法對古玩舊貨市場中文物經營活動進行檢查,,對未經許可開展的文物經營行為進行查處,。發(fā)展改革部門要將文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劃,積極支持文物保護建設項目,。規(guī)建和住房保障,、國土資源、交通運輸?shù)炔块T在建設項目前期選址或土地收儲及土地供應時,,對涉及不可移動文物及其他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帶,,應當要求建設單位或轄區(qū)政府報請文物部門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由文物部門出具相關意見,。財政部門要落實文物保護資金,對存在重大險情的文物保護單位在資金安排上予以適當傾斜,。教育部門要建立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博物館的長效機制,,將文物保護納入學校課程設置或教學計劃。旅游部門在編制旅游規(guī)劃和旅游開發(fā)活動中,,應與文物保護規(guī)劃相銜接,,堅持文物保護優(yōu)先的原則,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在職責范圍內為文物安全工作提供支持保障,。有關部門(單位)下屬企事業(yè)單位中有不可移動文物或博物館紀念館的,該部門(單位)負有文物安全工作指導,、協(xié)調,、督促、檢查責任,。
(三)落實直接責任,。堅持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文物管理使用單位對本單位文物安全負全面責任,,法定代表人或者文物所有人、使用人是文物安全的直接責任人,,要落實文物安全崗位職責,,配齊安全保衛(wèi)人員,確保責任到人,、責任到崗,。嚴格履行文物安全法定責任,,實行全員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自覺接受綜合監(jiān)管和行業(yè)監(jiān)管,。有文物分布但未設立文物專門管理機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qū)、國家公園,、風景名勝區(qū),、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其保護管理機構為文物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單位。田野文物等無使用人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級人民政府承擔安全責任并指定專門機構或落實專人管理,,確定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單位。文物安全責任人實行公示公告制度,,接受社會監(jiān)督,。
三、加強文物安全執(zhí)法監(jiān)管
(四)嚴格巡查制度,。各縣(區(qū)),、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針對文物安全責任落實、文物安全隱患排除,、文物安全設施維護、應急演練處置等情況,,定期開展文物安全檢查評估,。縣(區(qū))文物行政部門要加強日常檢查巡查,,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文物安全檢查評估,。縣(區(qū))文物部門要按照《文物消防安全檢查規(guī)程(試行)》《文物保護單位執(zhí)法巡查辦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guī)定》等相關要求,,將文物被盜,、火災、雷擊,、電氣火災等隱患以及安全設施運行維護,、應急演練處置、文物安全責任制落實等情況作為重點,,不間斷進行文物安全日常檢查巡查,。文物、公安,、規(guī)建和住房保障,、旅游,、民宗等有關部門(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文物安全日常檢查。文物管理使用單位要做到日日有巡查,、次次有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安全隱患要在規(guī)定時限內及時整改排除。
(五)加強督促檢查,。完善文物安全層級督察機制,,市級文物行政部門每年對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落實情況集中督察不少于兩次,縣(區(qū))文物行政部門每年對本行政區(qū)域內文物安全工作落實情況集中檢查不少于四次,。發(fā)生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和案件的,,列入市級以上人民政府重點督察事項并掛牌督辦,同時接受市級以上文物行政部門的監(jiān)督和指導,。市目督辦要積極配合市級文物行政部門對本轄區(qū)內重大文物違法案件,、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及時進行調查督辦,對典型案例進行曝光通報,。堅持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切實提高督察實效,可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文物安全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的縣(區(qū))和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六)嚴打違法犯罪。公安,、國土資源,、規(guī)建和住房保障、工商,、旅游,、民宗、文物等相關部門(單位)要協(xié)同配合,,始終保持打擊文物違法犯罪的高壓態(tài)勢,,適時組織開展文物違法犯罪打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竊田野石刻造像、古建筑構件,,盜撈水下文物以及倒賣,、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動。嚴厲查處非法交易文物,、非法收藏文物,、擅自從事文物經營活動等違法行為,,清理非法經營主體。嚴厲整頓規(guī)范文物流通市場秩序,,依法加強古玩舊貨市場監(jiān)管,。嚴厲查處未批先建、破壞損毀文物本體或環(huán)境,、影響文物歷史風貌等法人違法行為,,對嚴重違法、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案件,,要約談地方人民政府負責人,,并向社會曝光。
(七)嚴肅責任追究,。各縣(區(qū))要建立嚴格的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追責問責機制,,制定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違法違紀處分辦法,界定違法違紀行為,,明確處分種類和運用規(guī)則,,明確責任劃分原則,將重大文物違法案件,,特別是法人違法案件和文物安全事故列為政府督察的重要事項,。完善文物安全市、縣,、鄉(xiāng)三級責任體系,,厘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依法依規(guī)追究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實際責任人,、單位負責人,、上級單位責任人的責任,落實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完善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中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銜接的機制,涉嫌刑事犯罪的,,及時移交,、依法追究,防止有案不報,、以罰代刑,。
四、夯實文物安全保障基礎
(八)提升監(jiān)管能力,。充實縣(區(qū))文物安全監(jiān)管力量,,縣(區(qū))政府已設立文物局的,要加強文物監(jiān)管執(zhí)法,,切實履行職責,;未設立文物局的,,要確定專管部門及專職人員;承擔文物執(zhí)法職能的綜合執(zhí)法機構要明確崗位職責,;有文物分布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要明確具體人員負責文物安全工作。通過政府購買基層公益文化崗位服務等方式,,增加文物保護員數(shù)量或聘用安保服務公司進行管護,,確保無專門管理機構或管理機構力量不足的不可移動文物有專人負責巡查看護。鼓勵文物資源密集,、安全形勢嚴峻的地方探索設立專門的警務室,,鼓勵文物保護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積極參與文物安全監(jiān)督管理,。
(九)加大經費投入,。各縣(區(qū))要將文物安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文物安全經費投入,。對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等風險單位的文物安全巡查、信息化建設,、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建設運行及維護,、文物看護人員聘用等予以保障。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文物安全防護,,拓寬文物安全資金投入渠道,。加強審計監(jiān)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十)完善設施設備,。實施文物平安工程,健全文物安全防護標準,。強化科技支撐,,提高防護能力。做好文物安防,、消防,、防雷等項目儲備和工程建設,重點推進重要遺址,、文物建筑,、古墓群等文物保護單位的“三防”系統(tǒng)工程建設,逐步實現(xiàn)文博單位安全防護全覆蓋,。加強信息平臺整合,,推進全市文物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加快實施重要文博單位安全監(jiān)控信息平臺聯(lián)網并入公安天網系統(tǒng)工程建設,,逐步實現(xiàn)各級博物館(紀念館),、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與公安監(jiān)控,、預警、處置信息一體化,。加強高風險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田野文物的安防設施,,高風險古城鎮(zhèn),、傳統(tǒng)村落消防設施,高風險古建筑防雷設施建設,?;馂娘L險較大的文物保護單位可依照規(guī)定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
(十一)提高全民意識,。各縣(區(qū)),、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將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學習宣傳納入普法教育規(guī)劃,,納入學校和黨校等教育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文藝演出、公益廣告,、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形式開展以案釋法普法教育活動,,引導社會樹立正確文物收藏觀,鼓勵合法收藏,,拒絕非法交易,,營造保護文物光榮、破壞文物違法的社會氛圍,。加強社會監(jiān)督,,鼓勵單位或個人向有關部門(單位)提供文物違法犯罪和受損破壞線索,暢通社會監(jiān)督渠道,,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本實施意見從發(f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2月10日
Copyright@2003-2022 yunmq.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科
政府網站標識碼5118000022 川公網安備51180202511865 蜀ICP備130213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