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專區(qū)
姜維墓文保碑
碑亭中的兩塊清代石碑
□本報記者 王茜 李君 劉清徐
蟬鳴繞青山,,清風拂蒼林,。在蘆山縣龍尾山頂?shù)纳n翠處,有一座墓冢靜默矗立了多年,,據(jù)說這里安葬著三國名將姜維的膽,。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跟隨導航指引一路駕車來到龍尾山腳,,幾經(jīng)周折,終于找到通往山頂墓冢的石階,。
千年忠魂棲龍尾
春日負暄,,切切蟬鳴在林中回響,仿佛在為拾級而上的人講述著塵封的往事,。據(jù)《四川通志》記載:“龍尾山有漢大將軍姜維墓,。”傳說姜維死后,,一名部下冒死偷回姜維之膽,,帶往漢嘉郡,歸葬于郡治漢嘉縣的龍尾山頂,。所以該墓冢又稱膽墓,。漢嘉縣的位置,就在今天的蘆山,??滴醢妗短J山縣志》記載:“世傳蜀漢大將軍、平襄侯姜維曾建城于此,?!币蚨J山又稱“姜城”。
石階的盡頭是一扇水泥仿制的朱紅漢闕大門,,再往里走就是墓園,。順著甬道往前走可見一個碑亭,里面有兩塊清代石碑。一塊立于清道光十五年,,題刻“漢大將軍姜侯伯約之墓”,,由時任知縣吳占魁立;另一塊立于清道光十六年,,刻題“漢大將軍平襄侯姜諱維墓”,,由時任知縣段榮恩立。
碑亭的后面就是姜維墓了,。春氣漸染,,舊冢前枯葉未掃又添新碧。墓冢為圓形條石墓,,直徑八米,,高兩米。
其實,,關(guān)于姜維墓的真假,,一直存在著不小的爭議。目前全國共有三座姜維墓,,一座是姜維故土天水的衣冠冢,,一座是廣元的平襄侯祠墓,另一座就是蘆山的膽墓,。據(jù)說蘆山這座墓自明代起就已經(jīng)存在于世,,里面安葬著姜維的膽,承載著蜀漢最后的赤子之心,。
孤臣丹心照汗青
姜維,,字伯約,是今天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屬于三國蜀漢后期的重要軍事統(tǒng)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中原,。時為曹魏天水郡參軍的姜維因受魏軍猜忌,,被迫歸降蜀漢,后深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去世后,,姜維逐漸成為蜀漢軍事核心人物,官至大將軍,;后繼承諸葛亮北伐遺志,,先后十一次出兵伐魏,可惜勝少敗多,。他用兵靈活,,曾于洮西之戰(zhàn)大破魏將王經(jīng),,一度震驚中原,但因蜀漢國力衰微后勤不濟,,始終難改戰(zhàn)略頹勢,。
公元263年,魏國伐蜀,。姜維在劍閣成功牽制鐘會大軍,,然而鄧艾卻在此時奇襲成都,后主劉禪投降,。姜維假意投靠鐘會,,意圖挑動魏軍內(nèi)亂從而復(fù)國,可惜最終失敗,,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姜維墓
蜀膽?yīng)q存駐姜城
據(jù)《華陽國志》記載,姜維詐降鐘會時曾密書給劉禪說:“愿陛下忍數(shù)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fù)安,,日月幽而復(fù)明?!苯S之心,,始終為漢,千載之下,,炳炳如丹,。其實,,姜維一生應(yīng)是未曾見過劉備的,,卻在蜀漢日暮窮途時拼盡全力,流干了最后一滴血,。熒光爝火雖無法為蜀漢照破沉夜,,但這一點不屈的微光從此于青史長明,感動著無數(shù)后人,。直至今日,,仍不乏千里迢迢來蘆山祭奠姜維的朋友,墓前供品時時添新,。
其實,,蘆山當?shù)匾灿小敖S崇拜”?!短J山縣志·風俗》中記載:“蘆邑神會,,名目繁多。每年八月十五日,,相傳為姜伯約盡節(jié)之日,,全城高塔彩樓四十八座,,并奏鼓樂,聲震通城,,紀念姜侯,。”
時移世易,,蜀漢肝膽已成古丘,,姜維的膽魄與氣節(jié)卻早已植入蘆山的土地,浸入蘆山人的血肉,。古木春華在,,將軍志未休。在經(jīng)歷“4·20”蘆山強烈地震后,,蘆山人民從悲痛中奮起,,為災(zāi)后恢復(fù)重建乘風破浪,為振興發(fā)展披荊斬棘,,筑就如今的姜城新顏,。
Copyright@2003-2022 yunmq.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wù)科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5118000022 川公網(wǎng)安備51180202511865 蜀ICP備130213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