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專區(qū)
西漢長流形銅匜
□市融媒體中心 李祖珂
在時光的長河中,青銅器承載著古老的文明記憶,。在雅安市博物館的展柜里,,一件西漢時期的長流形銅匜(yí)靜靜陳列,,它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探尋古代禮儀文化的大門,。
這件青銅匜出土于20世紀(jì)70年代的蘆山縣,,形制類似現(xiàn)在的瓢,線條簡潔流暢,,最寬達(dá)29.3厘米,,流長6.5厘米,流寬5厘米,,高12.7厘米,。觀察后不難看出,這件文物雖歷經(jīng)歲月侵蝕,,表面氧化銹蝕,,卻依然基本保存完好。
那么,,匜究竟用來干啥,?簡而言之,就是裝洗手水的一種容器,。
提到匜,,就不得不說“沃盥(guàn)之禮”。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所謂沃盥之禮,,就是用澆水的方式來清潔臉部和雙手的禮儀,,是古人在祭祀、宴飲甚至婚禮等重要場合前舉行的凈手儀式,。這一場景常常在古代影視作品中可以看見,。
《禮記·內(nèi)則》中記載:“進(jìn)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痹谶@一過程中,,年長的人拿著匜在上淋水,,年少的人則負(fù)責(zé)端著盤在下接棄水??腿讼赐晔趾?,主人要雙手遞上擦手巾,以此表達(dá)對客人的尊重,。奉匜沃盥的洗手方式也體現(xiàn)古人對清潔與禮儀的重視,。
不難發(fā)現(xiàn),沃盥之禮所用器物一般由匜,、盤組合而成,。但蘆山縣出土的這件青銅匜,卻并沒有相應(yīng)的盤隨之出土,,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盤遺失的可能性較大。
在漢代,,銅器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一般而言,上流社會的人才有資格使用銅洗,,普通百姓則多用木洗,、陶洗。這件出土的青銅匜,,雖無配套的盤一同出土,,但它的存在,讓我們得以窺見漢代貴族的生活風(fēng)貌和禮儀文化,。
在現(xiàn)代社會,,雖然沃盥之禮已不再普遍,但那份對禮儀的重視,、對生活的敬畏,,依然值得我們傳承與思考。從這件青銅匜可看出,,古人將看似平常的盥洗之事,,上升為莊重的禮儀,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dāng)我們駐足凝視這件青銅匜時,,仿佛能穿越千年,看到古人在莊重的儀式中奉匜沃盥,、傳承文明的場景,,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Copyright@2003-2022 yunmq.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雅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wù)科
政府網(wǎng)站標(biāo)識碼5118000022 川公網(wǎng)安備51180202511865 蜀ICP備130213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