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八瓣菱花形航海銅鏡: 宋代航海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縮影
宋八瓣菱花形航海銅鏡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在古代,,銅鏡主要作用包括照面修飾,、祭祀、辟邪和作為生活用品,,一般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銅鏡背面通常有鈕,位于鏡背面的中心位置,,在鈕上有一個孔,,可以系上繩索,方便手持或者懸掛,。鈕多為一個,也可有多個,,形狀多樣,,隨著時代的不同有著細微變化。
1984年,,在雅安市原對巖鄉(xiāng)對巖村(對巖鄉(xiāng)現已撤銷,,對巖村劃歸多營鎮(zhèn)管轄),發(fā)現了三座相鄰的石室券拱墓葬,,位居左邊的北宋時期墓發(fā)現有陪葬品,,其中就包含了一件八瓣菱花形航海銅鏡,。
這件文物直徑18.7厘米,青銅材質,,鏡邊呈八瓣菱花形,,鈕為圓形。根據鏡背紋飾的主題來看,,這面銅鏡的紋飾并不是常見的民間傳說,、神仙故事、歷史人物等題材,,可歸類為人物故事紋鏡,,屬于宋代銅鏡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類。
從銅鏡背面的紋飾來看,,底部為細刻陰線呈現出的翻滾怒濤,,在大浪之中,有一條造
宋代,,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除了通往高麗、日本的海上航線,,還不斷開辟遠洋航行區(qū)域,,通過海上交往促進經貿與文化往來。這一時期銅鏡上的航海圖案可視為當時航海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加之當時的銅鏡產量高,,并且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描繪大海航行,、富有航海精神的銅鏡得以出現在遙遠的對巖村宋代墓葬中,。
市融媒體中心 李祖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