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做好“9+3”工作 助力教育脫貧攻堅——我市多舉措推進“9+3”免費教育工作紀實
雅安,,真正的川西咽喉,。因其緊鄰甘孜,、阿壩,、涼山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又屬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走廊,。其中人數尤以彝族、藏族居多,。
為服務好藏彝區(qū)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我市準確把握藏彝過渡帶的區(qū)位形勢,提高政治站位,,優(yōu)化教育保障,,開設“9+3”招生學校3所(包括四川省檔案學校、四川省貿易學校,、天全職業(yè)高級中學),,累計招收“9+3”在校學生2800余人,“9+3”學生就業(yè)率達到98%以上,。
實踐證明,,通過抓思想紀律教育、做深日常規(guī)范管理,、多舉措關心學生身心健康,、保障就業(yè)“三暢”等方式,能夠彌補民族地區(qū)職教“短腿”,,切斷貧困代際間傳遞的“臍帶”,。
抓重點
強化思想紀律教育
“第一周”抓行為教育、“第一月”抓思想教育,、“第一期”抓紀律教育,。有了方法,,行動起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我市3所“9+3”招生學校均以學生行為習慣教育為重點,,著力抓好紀律教育,,并將“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感恩勵志,、文明修養(yǎng)、遵紀守法”等“五項系列教育”作為學?!?+3”工作狠抓的內容之一,。
四川省檔案學校作為我市3所“9+3”學校之一,現有彝區(qū)“9+3”在校學生1300余名,,占在校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年均彝族招生數位居三所學校之首。該校自2014年被納入大小涼山彝區(qū)“9+3”免費職業(yè)教育學校以來,,多措并舉,,狠抓思想紀律教育。
每年秋季開學之初,,便是該校最熱鬧的時候之一,。以軍訓為載體,以提高學生的國防素質為核心,,四川省檔案學校通常會開展20天左右的入學教育,,讓“9+3”學生們盡快融入校園生活。同時,,該校將之做成學校特色和品牌,,于2017年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為了多舉措培養(yǎng)學生思想行為習慣,,該校還注重在“9+3”學生中培養(yǎng)先進典型和學生骨干,,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在學生黨員,、團員積極發(fā)揮的帶頭作用下,,四川省檔案學校目前發(fā)展“9+3”學生黨員7人、團員500余人,。在學生黨員,、團員的努力下,該校于2016年被授予“雅安市民族團結示范學?!狈Q號,,又在2017年3月被授予“四川省民族團結示范學校”的稱號。這些,,都有賴于“9+3”黨員,、團員代表組織和學生會,,面向“9+3”學生開展“黨員,、團員之家”活動,引導大家積極入團入黨,。
以此為鑒,,這也是我市“9+3”學校用以規(guī)范、引領學生思想行為的重要舉措,。
“9+3”學生在校上舞蹈課
重細節(jié)
做深日常規(guī)范管理
來自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王云秋非常喜歡學校的茶文化長廊,,因為在四川省貿易學校這個茶文化濃厚的氛圍下,王云秋似乎體會到了一點茶道的精髓,。
將環(huán)境育人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去,。以四川省貿易學校為例,該校正是融合我市特色產業(yè)和茶文化,,以茶文化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教育,,打造學校茶文化長廊,展示優(yōu)秀畢業(yè)生風采,,宣揚“磨煉去浮華”的工匠精神,,于細枝末節(jié)處抓住細節(jié),規(guī)范學生們的特別是“9+3”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
“平時練習的健身操,、茶技、茶藝等,,都能讓我們了解許多茶文化知識,,特別是作為‘9+3’學生的我們更不例外,在這樣一種耳濡目染的情境下,,對自己修身養(yǎng)性很有幫助,。”王云秋更因自己的形象氣質較好,,還代表過學校參加茶技表演,。
不僅如此,為傳承茶文化,、促進茶文化的傳播,,四川省貿易學校還組建百人茶技隊參與2017年央視《傳奇中國節(jié)·中秋節(jié)》的活動,以精湛的茶技表演贏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無獨有偶,,四川省檔案學校在這一方面也秉承“育人育心”的理念,面向“9+3”學生開展“三心活動”。通過真心關愛活動,,讓彝區(qū)學生迅速適應新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此外,積極開展愛心幫扶活動,,讓彝區(qū)學生在生活,、學習、心理等多方面健康成長,。
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大型活動,。開展實踐教育,在藏彝族年,、端午節(jié),、中秋國慶等活動中融入“五項教育”,引導學生愛國,、團結,、遵紀、文明,、感恩,。將精細化、人性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落到實處,,做深學校“9+3”工作的日常規(guī)范管理,。
老師悉心教導“9+3”學生計算機操作知識
強關愛
關心學生身心健康
2018年,,有170余名藏彝區(qū)“9+3”學生享受到了社會福利資金的資助、全市已有1212名“9+3”學生與在校教師和行政單位青年干部完成結對,、學校領導和教師140余名到“9+3”學生家里開展實地家訪……成績的背后是我市多舉措不斷推進“9+3”工作的完成,。
來自藏彝地區(qū)的學生們,一些是家中貧困,,經濟負擔較重的孩子,,他們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雅安,渴望獲得知識后,,改變自己的人生,。作為學校,應該從思想,、學習,、生活上關心藏彝區(qū)學生,讓他們盡快融入新環(huán)境,。
“學校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自2016年便成為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項目學校,。自此,我校不斷提高對經濟困難家庭的幫扶力度,,嚴格落實國家助學金政策,,讓家庭貧困的孩子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彼拇ㄊn案學校校長徐宏介紹,。
四川省檔案學校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爭取多個幫扶項目,,多渠道資助“9+3”學生,。截至2018年6月,,學校共為1099名貧困學子爭取到資助金349萬余元,,助力彝區(qū)貧困學子完成學業(yè)。其中尤其在2018年9月5日承辦了CCTV善行中國·中華慈善日大型公益宣傳活動暨“授漁計劃·平安成長”精準扶貧完美助學行動,,為貧困學子爭取到400萬元捐款,。
為加大力度,四川省檔案學校教師,、學校藍宇公司及黨員職工從2009年至2018年9月共資助259名學生,,資助資金達266023.67元。自2014年以來,,該校便在每年彝族年和“五一”期間前往大小涼山各鄉(xiāng)村開展實地家訪活動,。
5年來,該校的140余名老師走遍了鹽源,、普格,、布拖、金陽,、昭覺,、喜德、越西,、甘洛,、美姑、雷波等10個“9+3”縣的500余名學生家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家校同心共育人才”的教育理念,,用行動關心關愛學生。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更是開展師生結對幫扶和家訪活動,。以天全職業(yè)高級中學為例,該校作為全市唯一承擔藏區(qū)“9+3”免費職業(yè)教育工作的中職學校,,一直秉承著“要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愛護自己孩子一樣關愛藏區(qū)學生”的理念,,讓教師、干部和結對學生組成一個新“六人家庭”,,在學習,、生活上給予學生關懷、幫助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幫助減輕學生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
真心關愛活動,、愛心幫扶活動,、樹立信心活動。在做好省委,、省政府交給雅安這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時,,不斷凝心聚力,扎實做好藏彝區(qū)“9+3”工作,,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在CCTV善行中國·中華慈善日大型公益宣傳活動中,四川省檔案學校為貧困學子爭取到400萬元捐款,。
四川省檔案學校2015級學生的8名被“9+3”高職單招免費定向培養(yǎng)計劃錄取的學生在校留影
保就業(yè)
持續(xù)增長技能才干
在保障升學通暢方面,,鼓勵“9+3”學生積極參加對口單招考試,針對單招考試周末單獨授課,;在保障就業(yè)暢通方面,,通過校企合作單位、校辦企業(yè),、“授漁計劃”,、畢業(yè)生“雙選會”推薦“9+3”學生就業(yè),做好頂崗實習跟蹤服務,,切實提高就業(yè)質量,;在保障“雙招”暢通方面,每年“雙招”公告公布后,,第一時間通知每一位藏彝區(qū)“9+3”學生,,點對點確保學生順利報名,針對“雙招”考試內容提前對返校備考學生進行兩周的集中補課輔導,,提前為學生準備好考試用品,,做好考試期間后勤工作,并在考試結束后將學生安全送回實習崗位,。
近兩年來,,涼山彝族自治州正在大規(guī)模實施“一村一幼”工程,要求每個村建立一個幼教點,,相較于以往,,極大填充了當地幼兒園不足的現狀,。在此背景下,四川省貿易學校調整人才培養(yǎng)方向,,積極為涼山州“一村一幼”培養(yǎng)輸送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
在倡導職高學生參加單招的大背景下,四川省檔案學校積極鼓勵彝區(qū)“9+3”學生升學深造,,繼續(xù)提高專業(yè)技能,。目前,該校參加單招考試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升學成績喜人,,年平均錄取率達百分之八十八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的2015級學生中還有9人被“9+3”高職單招免費定向培養(yǎng)計劃錄取,,用教育斬斷了貧困的代際傳播。
“是‘9+3’改變了我的人生,!感謝四川省檔案學校的老師將免費讀書的政策傳遞給了我,,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我還被困在涼山州的懸崖村,,也有可能一輩子都在那里了?!睂W生吉克說,,“9+3”計劃的春風讓她倍感溫暖。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吳丹 鄭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