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 你我共參與”(Be part of the Plan)。近年來,雅安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推動各地結合自身生物多樣性資源稟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成效顯著,可持續(xù)利用方式多樣。為廣泛宣傳我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提高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我們特開設“萬物和諧 護靈綠雅”欄目,展示好的經驗做法,供交流借鑒。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牵簻罱浛h生物多樣性保護特色亮點工作~
滎經縣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古樹名木保護利用工作要求,以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建設為突破口,堅決做好“加減法”,示范帶動全縣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水平“雙提升”。
在全面保護上做“加法”,構建古樹保護體系
征求寺院、文物、林業(yè)部門意見,制定云峰寺保護利用展示總體規(guī)劃和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建設、古樹名木保護、文物保護、景區(qū)提升、環(huán)境整治專項規(guī)劃的“1+5”規(guī)劃體系,成立云峰寺保護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專班推進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建設。組織林業(yè)專家對公園范圍內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建立“一樹一檔”,劃定正常株、衰弱株、瀕危株三個等級,實行分級管護。
在人為干擾上做“減法”,優(yōu)化古樹生長環(huán)境
聘請省林科院指導制定《滎經縣云峰山古樹保護方案》,與省林科院等建立合作機制,定期邀請專家到現場“會診把脈”,開展“林長+護林員”巡查,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村規(guī)民約》,勸阻制止燒香燭紙錢、攀爬損傷古樹、古樹附近地表無縫硬化等行為。
在活化利用上做“乘法”,增加古樹綜合價值
按照“宜栽則栽”原則,積極開展“3.12植樹節(jié)”等活動,挖掘古楨楠生長歷程、變遷、典故、傳說,制作專屬“二維碼”,讓每棵樹的故事都“掃碼可查”。依托云峰古寺和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強化與姜家古院、嚴道古城、茶馬古道等串聯,舉辦“楨楠樹下·藏茶品鑒會”等,構建起逛古城、看古窯、尋古院、品古茶、游古道、訪古剎、觀古樹的“七古滎經”特色文化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