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汪洋副總理2017年2月24日在全國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電視電話會的講話精神,雅安市供銷社主動作為,針對今年早春農資商品價格漲幅較大,部分農戶無序使用農業(yè)投入品等問題,想方設法在數(shù)量、質量、價格上入手,平抑物價,讓利于民,降低農民生產成本,保障春耕農資供應。
一是備貨立足“早”。提前深入農戶調查摸底,掌握農業(yè)投入品需求信息,把握農資淡季和旺季價格差,啟動淡儲旺供機制,在淡季提早備足貨源。以冬儲價格供應農戶,降低成本約15%,讓利農民800余萬元,切實減輕了農戶負擔。
二是施肥立足“優(yōu)”。充分利用莊稼醫(yī)院,免費開展測土配方,指導農戶科學施肥,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鼓勵農戶使用有機肥、低毒低殘農藥,為改良土壤結構,增加產量奠定基礎。2017年共購進有機肥、復合肥、摻混肥等1473噸,同比增加91%;化學農藥25噸,同比減少66%。
三是供應立足“近”。依托供銷系統(tǒng)的122個基層社,792個莊稼醫(yī)院和 1029個農村綜合服務社(中心),讓農戶足不出村就能就近選擇、購買到合適的農資產品。
四是價格立足“廉”。供銷系統(tǒng)農資公司全部采取直供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成本,同其它農資公司相比,普遍價格約低5%;同時采取免費配送服務,平均每噸農資僅配送費用就節(jié)約30余元,全部讓利于農戶。
五是銷售立足“新”。創(chuàng)新銷售模式,開展“互聯(lián)網+農資”行動,改變過去多層分銷模式,采取縣級、鄉(xiāng)鎮(zhèn)級服務中心接受農戶訂單,廠家按訂單直接供貨,減少了分銷成本,降低農戶成本約15%。現(xiàn)已建成縣級運營中心1個,農村綜合服務站30個,共免費為農戶發(fā)放500余部智能手機,農資產品網上交易額達500余萬元。
雅安市供銷社
2017年3月1日